近日,在浙江杭州临安太湖源镇50兆瓦集中式光伏项目施工现场,一架四旋翼大型无人机正缓缓向山另一侧铁塔组装施工平台飞去。无人机下方是输电铁塔组立所需的塔材,从山脚到作业点,整个过程不到20秒。这是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首个全面运用无人机吊运技术的电力基建工程。
太湖源镇光伏项目是临安区重点新能源工程,总装机容量50兆瓦,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0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万吨。然而,项目所在地地形复杂,部分塔位位于陡峭山坡,传统人力搬运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安全风险。面对挑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创新引入工业级无人机,通过精准定位系统与人工遥控协同作业,成功实现塔材、金具等物资的空中吊运。
“这次在太湖源的这个项目上,我们进行了全场景的应用,常规的用骡马运输,或者用‘爬山虎’运输的话,基本上要4到5天的时间,那么通过用无人机吊装,大大提升运输效率,能够在两天左右全部完成。”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杨巍介绍。这台配备高清摄像头和避障系统的“空中吊车”,不仅能实时回传运输画面,还可通过预设航线实现自动化飞行。技术人员在平板电脑上轻点几下,无人机便载着塔材穿越山谷。
该公司通过无人机吊装技术,搭建“空中物流通道”,打造“山下集结、空中配送、山上施工”的运输模式,实现塔材的“点对点”投送,有效解决传统运输受地理条件限制难题,减少山林植被砍伐,同时将运输效率提高至少2倍。
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