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眉山市东坡区,创新创业的热潮正如火如荼。这里,千年文化底蕴与现代商业活力交融,为创业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政策的精准扶持与优良的营商环境,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种子都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工作人员进行测量。耿楠摄
返乡创业:从兴趣到事业的蜕变
从2人团队到27人的专业队伍,从月销10台无人机到年销360台,眉山慧飞通航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成为东坡区返乡创业与产业扶持政策协同发展的缩影。2023年,创始人唐岚鹏放弃外地工作,带着对无人机行业的热爱回到家乡。
然而,现实给了这位创业者“当头一棒”:初创期恰逢孵化园企业满员,注册登记与场地筹备面临双重挑战。
关键时刻,东坡创客孵化园伸出援手,不仅协助完成工商注册,还通过资源调配为企业腾出办公空间和设备调试区。唐岚鹏坦言:"创业远比想象中复杂,幸亏有创业指导员的专业帮助,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政策赋能:从初创到腾飞的跨越
在东坡区创业扶持政策的滋养下,慧飞通航驶入发展快车道。
当企业提出人才需求时,孵化园团队迅速对接本地人才市场资源,协助组建起涵盖研发、教学、市场的专业团队。随着业务拓展,今年企业启动30亩新办公区建设,包含标准化教学场地、无人机组装工厂与现代化办公区,成为东坡区首家具备全年龄段无人机教研资质的企业。
“眼下,我们已成长为西南地区无人机培训的领军品牌,已培养超2000名持证飞手。”唐岚鹏介绍,公司构建了“教育+研发+应用”的完整生态链,业务覆盖农业植保、警用安防等8大领域,并研发了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模拟器等创新产品。
逐梦低空:从本土到全国的布局
如今,慧飞通航的无人机活跃在巡检、测绘等一线场景,销量实现稳步增长。“我们要把东坡本地的无人机招牌打到更远的地方。”唐岚鹏透露,团队正布局全国销售网络,计划通过技术创新拓展智慧巡检、公益诉讼等新兴应用场景。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和青少年赛事,公司打造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并计划建设无人机科普教育基地。
唐岚鹏的创业故事,是东坡区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体现。随着创新创业生态的持续完善,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正在这片热土上展翅高飞,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耿楠、李鹊会)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