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搜索引擎
2025(首届)中国低空经济教育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创建时间: 2025-04-24 12:00:00         浏览量:31

4月19-20日,由中教全媒体主办的2025(首届)中国低空经济教育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由中国AOPA低空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航空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指导,大圣教育协办。大会以“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及产教融合”为主题,汇聚政、校、企多方智慧,共同探讨低空经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分享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路径与方法。来自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的负责人、专业教师以及来自低空经济领域的行业组织、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300余位嘉宾和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中国AOPA低空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中教全媒体总裁、主编夏巍峰主持开幕式,并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他指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政策逐步放开,低空经济正以迅猛之势崛起,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引擎。但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日益凸显。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低空经济领域人才缺口百万以上。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低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正是基于对这一痛点的深刻洞察,中教全媒体积极筹备并举办首届中国低空经济教育大会。汇聚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深入探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为低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中国AOPA低空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陈从喜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的召开,恰逢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刻,不仅为低空经济教育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更为未来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无人机、eVTOL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低空经济正在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高地。然而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也暴露出人才短缺的瓶颈,面对这一趋势,低空经济教育必须紧跟行业需求,构建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低空经济行业输送高素质实战性的人才。他对低空经济教育发展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二是推动专业建设,行业组织、教育机构联合制定低空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为职业教育与资格认证提供科学的依据。三是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加强与国际航空教育机构的交流,大力培养低空经济多层次人才。

中国航空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主席张宏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低空经济爆发式增长,空域管理、智能调度、航空器研发等技术需求激增,技术迭代加速,对产业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在人才供给方面,复合型人才缺口呈倍数增长,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错位,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创新。产教融合是破解人才困局的必由之路,一是构建“航空技术+城市治理”“航空技术+人工智能”“航空技术+应急管理”等“航空+”跨学科生态。二是通过企业案例库共建与应用、实训基地建设、行业认证与学分互认机制加强学生技能培训与就业。三是通过搭建企业需求库、院校课程库等资源平台与协同创新促进产教双向赋能。中国航空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实施“共建标准体系、共建实训基地、共担社会责任”三大行动计划,在低空经济领域将连接院校智慧与企业实践,打造“人才蓄水池+创新策源地”,推动产业生态建设。

本次大会上隆重举行了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晓华主持了成立仪式。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会长倪健中发表讲话。他表示,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进入体系化、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其成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平台,将有效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壁垒;二是能够建立行业标准引领机制,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提供了规范化指引;三是能够形成资源集聚效应,为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他指出,希望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成为产业需求的监测平台,成为教育改革的示范平台,成为协同创新的服务平台。

本次大会上还举行了《中国低空经济教育与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5)》启动仪式。《中国低空经济教育与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5)》是在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的指导下,由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中教全媒体联合启动编撰工作。目前正面向全行业广泛征集参编单位及参编人、标杆企业信息及人才需求及创新实践案例。

在4月19日上午的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AOPA低空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陈从喜围绕“低空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做了主题报告。他指出,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但低空经济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及困难。例如,在政策与法规层面,空域管理机制不成熟,区域协同不足。在技术与产业层面,核心技术瓶颈突出,适航认证滞后,产业链配套不足。在基础设施与运营层面,基建网络覆盖不足,应用场景商业化难度大。在安全与风险层面,飞行安全风险加剧,行业监管体系滞后。同时还面临商业模式不成熟、教育培训与人才供应差距等问题。随着政策体系完善、技术创新迭代和基础设施网络化,低空经济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赛道,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面向低空经济未来发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展,要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政策与法规协同,完善安全与监管体系。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王尚广围绕“低空技术与工程培养方案、特色及进展”做了主题报告。他介绍,北邮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双一流学科优势,构建“计算机-通信-低空技术”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打造系统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专业发展方向面向低空设备智能化、低空通信与互联、低空空管、低空地理信息系统等工作。北邮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整合多学科力量,组建跨学科团队,支撑低空技术与工程课程建设。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北京市平谷区低空安全研究院院长潘泉围绕“低空安全与无人机探测反制技术的发展和挑战”做了主题报告。他指出,当前低空安全面临低空飞行的本体自主安全,需面对动态稠密障碍规避、脆弱通讯导航链接、多域信息安全威胁、大规模应急处置等本体安全的新质威胁和挑战。另外也面临低空作业的外部监管安全,需要解决低空应用场景的飞行认证、飞手管理、航路管理、通感导控、监管执法、反无反制等外部监管的新质威胁和挑战。西工大团队提出了新一代空天地立体低空安防系统。该低空安防系统可实现分级响应处置,空地一体协同执法,构建低空执法区域管控中心,形成低空立体安防系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院长王勤围绕“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南航实践”做了主题报告。为加快学校民航特色发展,促进航空航天民航全面均衡发展,加速推进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20年11月正式成立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并联合校内外资源,成立国内高校首个“通用航空适航研究院”,学院建设了 “通用航空数字检测与适航认证中心”,为行业提供标准制定、技术验证的一站式服务。学院以学科交叉为引擎,树立低空领域新标杆。面对“复合型人才缺口”的严峻挑战,南航在2024年实现两大突破: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首届招生火爆,全国首批“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成功获批。到2030年,将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本硕博学历教育”全链条培养体系,成为低空领域“工程师、企业家、政策制定者”的摇篮。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书记、院长高尚兵围绕“联域贯链·育匠赋能——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江苏航院模式与实践路径”做了主题报告。他重点介绍了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一是以“联域贯链”为抓手,实践探索“454”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性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即联合域内资源,让学校融汇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建成“政园行专企校”六方协同育人载体;贯通全链岗位群,把专业融入产业链,建立“特色鲜明、专随产动”的航空专业体系;通过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体系对接岗位要求,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学生个性化发展对接评价体系,融合“五金”建设,形成航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融贯岗位群的紧缺人才。二是通过岗课赛证融通,实现场景驱动能力提升。三是实施“理论+实践+认证”三段式培养,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晓华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做了主题报告。他介绍,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催生的综合经济形态,具有拉动区域经济新增长、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提供社会治理新手段、催生跨界融合新生态、整合产业发展新要素等典型特征。他指出低空经济存在的问题,包括部分领域缺少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较低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等。他建议,低空经济发展要加强科学规划与政策引导,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完善安全保障和风险管理。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方面,对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需求迫切。对口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航空、无人机等专业技能,还需要掌握人工智能、信息、控制等前沿技术,更需要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创业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

2025(首届)中国低空经济教育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教育步入发展新阶段。大会呈现三大特点:第一,本次大会层次高、内容实。大会邀请到了来自行业组织、高校院所、企业的权威专家,围绕"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及产教融合"主题,奉献了10多场精彩报告,既有顶层设计的战略思考,又有落地实施的创新实践。第二,本次大会成果丰硕、亮点纷呈。大会系统梳理了我国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深入探讨了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成立了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举行了《中国低空经济教育与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5)》启动仪式。第三,本次大会凝聚共识、指明方向。通过深入交流,大会在以下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一是低空经济人才培养需要政校企多方协同;二是专业建设要突出特色、对接产业;三是产教融合要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

大会现场

来源:中国AOPA

来源:通用航空_AOPA_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
低空经济资源网

低空经济资源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快速链接
QUICK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