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数据局联合发布《2024年实景三维江苏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全省共16个案例入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浦口分局、南京浦口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实景三维助力南京浦口低空经济产业建设”创新应用案例入选,为我市唯一入选的区级案例。
低空经济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实景三维在其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昨天,记者来到位于浦口高新区的南京低空服务管理平台的展示大厅,看到了浦口区的立体“城市地图”,仿佛是把城市1:1放进了一个“电子沙盘”里,这就是基于各类数字化技术搭建的仿真版实景三维城市模型。
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三维立体的城市景观便能巨细无遗地呈现在眼前,每个地物要素的类型、高度、地理信息等都可以被精确测量,还可进行空域监管、航线规划、空间三维测量等作业,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实现互联互通。
在数字世界里“平地起高楼”的背后,需要海量数据的支撑。
浦口高新区科创集团南华公司副总经理赵丹介绍,去年以来,浦口区对南京低空服务管理平台进行升级,构建三维可视化低空管理平台,融合交通、气象、实景三维等多源数据,运用AI智能识别技术,实现点云数据深度分类与精确重建,把立体城市“搬进”数字空间,为平台提供高精度三维空间基底。
“汽车在地面行驶需要地图导航支撑,低空飞行器在空中飞行,也同样离不开地理信息。人们习惯的导航地图是城市的二维世界,而实景三维则是复刻现实空间的三维世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浦口分局调查测绘科负责人曹广栋告诉记者,根据实景三维南京建设实施方案,浦口区去年底完成了51.22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实景三维建设,并同步完成了江浦虹悦城和桥林科学城一期的精细化建模,实现浦口区地理信息由二维向三维的跨越升级,为赋能低空经济创造了一个新“视”界。
实景三维“数字底座”解决了原平台建筑外观和楼宇高度缺失的问题,提升了低空飞行管理的精准性。而搭建低空监视平台,依托北斗高精定位技术,可以对飞行活动进行实时、全方位监控,有效遏制“黑飞”乱象。
目前,通过实景三维应用,浦口区已落地血液运输、低空观光、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江苏天策智诚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江苏长江汇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实景三维的助力下,配送效率大幅提升。
“去年开始,企业承担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至浦口区人民医院、浦口区中医院的血液运输工作,日均4架次常态化运营。”江苏天策智诚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飞行部方新瑶说,“低空送血航线”先飞3公里穿越市区,沿外秦淮河进入长江上空,再溯江而上,拐入对岸浦口区城南河,最后在河两岸的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降落。
方新瑶介绍,航线里的“弯弯绕绕”依托着南京低空服务管理平台,企业每半个月要进行一次航线规划和现场勘察,此前,航线规划依靠人工与二维地图,规划不够精准,一次航线规划与现场勘查平均耗时3个工作日,如今通过实景三维模型能预先模拟飞行路径,精准识别障碍物,通过算法规划最优航线,航线规划更科学,规划时间缩短80%,审批效率提升66.6%。
未来,浦口区将以南京低空服务管理平台为基础,统筹建设低空时空大数据平台,打造涵盖实景三维低空数据、空域管理数据、运行态势数据及低空经济产业数据的时空数据体系,为低空航线规划、起降场布设、航路管理、飞行监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三维时空数据保障。
来源: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