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搜索引擎
江西南昌:新建经开区,“起飞”正当时
创建时间: 2025-03-28 11:41:00         浏览量:46

早高峰打“飞的”通勤、操控无人机去种田、在高楼打开窗户收快递……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催生万亿规模“新蓝海”,重塑着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想象。

南昌“西拓”战略主力担当的新建经开区,正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蓄势“起飞”。

新建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全市率先规划布局低空经济,在新建经开区建设南昌低空经济产业园,全力推动低空经济加速发展、乘势起飞。今年2月以来,新建经开区动作不断: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往来频繁,先后8家企业达成签约落户意向;招商团队连续在大湾区以及合肥、武汉开展低空经济企业招商引资考察活动……新建经开区的千米空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繁忙。

为 何 建?

激活立体空间资源

推动主导产业融合发展

低空经济是国家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新赛道。省委、省政府提出“力争到2026年,全省低空经济制造能力、应用水平、产业生态全面提升,带动全省经济增长超2000亿元,低空经济规模和竞争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航空产业链更是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明确的8大重点产业链之一。

新建经开区积极抢抓低空产业密集创新和快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深刻领会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要求,结合本地主导产业创新和空域优势,布局这条潜力巨大的“空中赛道”。“布局低空经济,是因其与新建经开区主导产业方向高度契合,且具有基础设施先行的规划优势,也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8810’行动计划的具体实践。”新建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招商局局长谭洪波表示。

据了解,在《江西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中,新建区是南昌唯一建设通用机场的县区,发展低空经济具有空域优势。而在新建经开区周边100公里范围内共有5个机场,发展低空经济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充足的承载空间。新建经开区距离省、市行政中心均在15公里范围内,紧邻CBD城市中心区,且储备了充足的可供产业落地的发展空间,具备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优越条件。

新建经开区主导产业定位为“1+2+N”。“1”,即汽车及零部件,“2”,即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低空飞行器制造涉及机身装备、动力电池、雷达飞控系统、LED照明显示等配套产品,与新建经开区已落户和即将引进制造企业的产品契合,将形成良好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关系。低空经济产业园的建设不仅能推动全区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还将进一步推动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规模总量的快速提升。

目前,新建区成立了区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区长担任组长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工作专班,下设产业规划、选址报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四个专项小组。正加快制度建设、基础设施规划、空域、试飞航线和应用场景申报,编制完成了《南昌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南昌市新建区通用机场初步选址论证分析报告》等相关材料,初步拟定了《南昌市新建区关于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有望今年上半年实现新建区300米以下空域完全放开。届时,新建区将成为南昌首个可飞宜飞的区域,为发展低空经济创造了优先条件。

建 什 么?

全市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 国内重要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

发展低空经济,通用机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是先决条件。南昌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选址在新建经开区洪旺大道以西、望北大道以南、梦山大道以东区域,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规划用地约2000亩。其中产业园一期约750亩(飞行测试跑道和停机坪占地约170亩),作为产业园起步区;二期用地约1250亩(通航机场占地约300亩),作为通航机场和未来产业制造拓展区,未来将实现低空基础设施“连线成片”。

低空经济是一条产业链条长、未来成长性高、应用辐射面广、牵引效应明显的新兴产业赛道。新建区立足自身找准定位,以通航机场规划建设为支撑,依托江西全域通用航空,组建低空经济空域运营公司,全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园开发运营。南昌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内容包括一个机场、两个产业园、N个应用场景机场规划为A1类通用机场,可满足90%以上通用飞机的飞行需求。产业园一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飞行测试跑道、垂直起降点、停机坪、机库,整机及零部件生产制造厂房,飞行培训、机型展示、应急、物流以及部分研发、检测、运维等配套服务设施;一期引入3到5家整机制造的头部企业。产业园二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低空飞行器生产制造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生产厂区,以及飞行驾驶培训、应急服务、飞行研学与旅游、航空文化展示等运营服务设施。拟在全省布局50个飞行营地,形成低空旅游网。同时依托入园企业,打造应急消防、农业植保、城市物流、城市管理、城际运营等多种低空应用场景示范基地。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引入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不少于100家,未来将建设成为南昌的低空经济中心、国内重要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进而形成一个具有南昌特色的低空经济生态圈。

加 速 度

产业链全景图谱招商

“链”动“空中未来”

一个牵引性强的项目,往往能带来一条产业链、一个产业集群,有着“一子落、满盘活”的效应。“我们看到产业园的规划图和全产业链招商图谱,涉及航空器研发制造、运营服务、飞行培训、航空旅游等多个领域,涵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深刻感受到新建经开区的诚意和谋划长远。”湖北大秀智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珩对记者说,涵盖上中下游的全景图谱,描绘这片丰沃的“未来产业”土壤。产业园的建设,也将让扎根新建的低空经济企业“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合作伙伴。  

新建经开区坚持“空域端”“产业端”“应用端”同向发力,树牢“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理念,推动产业链招商,主要领导带队分别赴上海、深圳、珠海、杭州、长沙、株洲、景德镇等地调研通航机场建设和航空产业发展情况,参加了深圳eVTOL产业发展大会暨低空经济展览会、第三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珠海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珠海低空展)等,对接考察了相关企业50余批次。“目前,已有8家整机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达成落户意向,有10余家产业链相关企业正在紧密洽谈中,4家高校(江西飞行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南昌大学)、5家配套服务机构等达成了合作意向。”谭洪波信心十足,“今年上半年,低空经济产业园将正式开工建设并举行首批入园企业集中签约,力争完成起步区测试跑道和停机坪的建设,达到试飞条件。年底完成产业园一期主体工程建设和通用机场的报批工作。”

挺进新赛道,打开新空间。依托独特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广阔市场,仰望天空的新建经开区,“起飞”正当时。

来源:南昌日报

来源:
低空经济资源网

低空经济资源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快速链接
QUICK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