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深夜去食堂,有人深夜发公告。3月10日晚,万丰奥威发布公告称,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控股55%子公司万丰飞机工业有限公司间接持股100%的子公司heptus 591. GmbH于北京时间2025年3月6日(中欧时间2025年3月5日)与Volocopter GmbH管理人Tobias Wahl签署了《资产收购协议》,heptus 591. GmbH拟收购Volocopter GmbH名下相关有形资产、知识产权及承接特定合同权利义务,以开发先进的eVTOL产品,打造公司全新业务增长新引擎。本次收购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
本次交易买方为heptus 591. GmbH,成立并登记于2025年1月17日,是一家根据德国法律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的商业登记处注册,注册号为 HRB 299102,注册办事处位于德国柏林,系万丰飞机间接持股 100%子公司Diamond Verwaltungs GmbH的全资子公司。
本次交易标的为 Volocopter GmbH名下的相关有形资产(设备、工具等固定资产,存货,半成品等)、知识产权(飞行器、无人机系统等专利,VOLODRONE、Volocopter、VOLOCITY等商标,以及airtaxi-volocopter.com、volocopter-group.com等域名)以及特定合同权利义务的承接。上述相关有形资产和知识产权账面价值共计约4,200万欧元。
本次交易采取独家协商定价方式确定交易金额,交易标的价格为1,000万欧元。
万丰的收购估值和成交价,比此前报道的吉利对Volocopter的报价都低很多,这几个月期间发生了什么让Volocopter估值严重下降的情况呢?
据德国《经济周刊》此前报道,钻石飞机公司计划只保留Volocopter公司目前500余名员工的大约160名。
去年4月,Volocopter由于无法获得德国政府的资助,现金流无法为继,爆出破产风险。11月,德国媒体报道,吉利拟牵头组建财团向Volocopter投资9500万美元,以获得Volocopter大约85%的股权。根据报道,吉利与Volocopter的收购谈判中,Volocopter估值将从2022年19亿美元的峰值减至约1.1亿美元。据该报道,Volocopter还在与其他潜在投标人进行收购谈判。12月,Volocopter正式申请破产。
虽然吉利可能退出对Volocopter的收购,不过仍然与该项目有关系。吉利于2019年领投Volocopter的5千万欧元C轮投资,戴姆勒跟投,该轮融资后,吉利和戴姆勒当时各持有Volocopter公司10%的股权。详见:吉利领投Volocopter的5千万欧元C轮投资,戴姆勒跟投 2021年9月,吉利与Volocopter在成都成立合资公司沃珑空泰(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拓中国eVTOL市场。
钻石飞机公司2017年被万丰集团收购,是全球通航飞机龙头制造商之一,同时也已经参与多个固定翼电动飞机项目。对了,德国刚当选的新任总理默尔茨是钻石DA62飞机的机主和飞行员。
去年以来,Volocopter和德国另一家eVTOL主要企业--Lilium(百合花)公司都陷入了财务困境。这两个难兄难弟都因为申请德国政府财政资金救助无果而岌岌可危。两家企业都有中资企业大股东,Volocopter是吉利,Lilium的最大单一股东是腾讯。Lilium公司也已经申请破产(详见:Lilium彻底凉凉 ),虽然去年12月出现转机,与欧美投资人签订收购协议,但截至目前,由于投资人的资金一直没有到位,Lilium公司仍然在ICU里。Volocopter如果能卖身成功,也许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简评:
作为2011年成立的最早几家eVTOL公司之一,Volocopter无疑是eVTOL行业先驱,也因此曾创造过多个世界首次。其非常简陋的初代原型机2011年首飞,是世界上第一个载人多旋翼飞行器, 2017年第二代原型机通过德国超轻机协会(DULV)会同德国航空局进行的适航检查(非审定类),获得德国450公斤超轻机单机适航认证,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航管组织适航认证的eVTOL机型。其VoloCity双座多旋翼eVTOL是全球最早申请适航审定的eVTOL之一,2019年在EASA发布针对eVTOL的SC-VTOL适航规章后随即展开EASA的适航申请工作,目前在EASA的适航审定进展已经相当深入。
优势:
Volocopter的适航进展和相应的设计成熟度显然是与收购方谈判的重要筹码,EASA的适航证可谓已经是临门一脚。其最有价值的资产可能就是EASA的SC-VTOL规章适航审定经验、具备这个经验的技术团队、获得的EASA的DOA和POA资质(取得EASA适航证和量产的前提条件)和为此所建立起来的可通过EASA认证的供应链,总的来说,Volocopter最有价值的资产主要是上述软性资产,而非设备、整机、产线等固定资产。
劣势:
但与此同时,最初作为一个院校研究项目的出身,使得Volocopter其实在设计之初并没有树立明确的商业化目标,其采取的多旋翼构形从研究课题角度当然具有简单、容易成功的优点,但作为商业型号,就存在航程短、载荷小等先天不足,特别是EASA近年来发布多个文件明确规定载客eVTOL必须采用有人驾驶的运行规则之后,Volocopter的VoloCity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有两个座位,其经济可行性显然很尴尬,毕竟只有一个乘客座位的飞行器要盈利的商业模式是很困难的。市场发展也证明了多旋翼构型商业化的困难,现有的eVTOL项目中特别是进入适航审定阶段的,只有极少数是多旋翼构型。这个市场基本逻辑就意味着,当VoloCity获得EASA的适航证后,并不是长征的结束,反而是更困难的开始,因为从取得适航证开始,所有的eVTOL公司就必须面对市场的拷问回答那个最难的问题:如何在正式运营后证明自己的商业可行性和盈利性?而如上所述,由于多旋翼的技术先天劣势,特别是只有一个付费乘客座位的VoloCity,要回答这个终极问题显然是更加艰难的。
与此同时,Volocopter从2018年开始思考设计、2021年发布的四座复合翼机型的研制进展缓慢,而双座的多旋翼VoloCity与四座复合翼型号在技术优势、经济可行性、研发取证所需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错位和矛盾,如何在两个项目间分配资源中做出取舍,可能是收购方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两个型号就可能相互掣肘,但如果要集中资源投入优势项目,那么就存在前述的两个项目的错位和矛盾,这个问题可能是最考验收购方智慧、涉及Volocoper继续走下去的最终命运的重要问题。
钻石飞机的收购计划,除了金额、人员留用等商业条件谈判外,还存在可能的其他一些非市场化障碍,例如eVTOL的飞控由于天然存在与无人机的交叉,而无人机飞控牵涉的出口管控政策复杂,以及在目前全球政经局势下德国相关部门对于中方收购可能存在的复杂心态等等都有可能让中资企业的收购计划生变。此外,万丰已经接手了大众中国研制的V.Mo复合翼eVTOL项目,两个不同构型、不同市场、不同审定局方、不同研制团队的整机项目如何形成协同效应而非互相掣肘,对于万丰来说可能也是收购后的一个难题。
无论如何,作为eVTOL的开山鼻祖之一,祝愿Volocopter好运,能够在我国的低空经济热潮中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在我国续写并在全球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来源:德国电动航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