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低空运行安全管理”为主题的2024低空运行安全管理学术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安全分会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杰等20余位低空领域重量级嘉宾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和专题报告,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汀致辞,并在会议期间召开的2024年航空安全分会工作会上作总结发言。
丁水汀强调,低空经济是一种综合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广阔。同时,低空场景下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等的大量涌入,不可避免地也给低空运行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次会议围绕“低空运行安全管理”主题,邀请专家做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分享他们在低空安全方面的前期探索经验,并与参会嘉宾共同交流和探讨我国低空运行安全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思路,为有力推进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宝贵的智慧与力量。
陈志杰在论坛上作“大型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发展现状与研究挑战”的主旨报告,他从无人机空域防撞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空域融合运行安全风险的研究挑战与重点和对下一步发展的思考建议三个方面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来自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地理所、中电科28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以及工信部、地方政府、通航企业的嘉宾分别在各自领域作主旨和专题报告。同时,论坛安排圆桌讨论,以互动形式对新技术共促各方形成低空安全合力、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展望进行交流研讨。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当前低空安全风险日益增大尤其是无人机“黑飞”事件频出严重危害航空安全背景下,本次论坛围绕“低空安全运行”主题进行研讨,意义非凡,切中行业发展关键。演讲嘉宾聚焦电动航空器适航审定、无人机运行管理、低空航行服务等低空领域热点痛点难点问题,从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理论探讨和经验分享,提出许多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受益良多,收获颇丰。
本次学术论坛是值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安全分会年会召开之际举行的航空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民航局关于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决策部署,是加强低空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论坛参会人员来源广泛,覆盖低空领域产业链各主体,包括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政府和学会代表、企事业单位高管,以及中共民航局党校秋季学期主体班的学员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会议期间召开2024年航空安全分会工作会,汇报分会年度总结和下一年工作计划。分会委员就下届年会举办事宜、学科竞赛筹备、评奖评优推荐等重点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丁水汀充分认可委员们为分会建设提出的包括丰富分会年会活动形式、增加航空安全方面的专题研讨、加强分会委员的定期沟通,以及增进与其他分会的交流合作等宝贵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建设好航空安全分会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好分会平台在航空安全领域学术交流、评奖评优、科普培训、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潜力和能力,不断提升分会的影响力,为我国航空安全水平持续世界领先贡献分会智慧和力量。
委员们一致认为,要发挥好分会在我国航空安全领域学术交流、产业合作、智库咨询等方面的职责和作用,有力支撑我国航空安全水平持续世界领先。
来源:中国民航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