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清单》
创建时间: 2024-08-13 10:00:03 浏览量:44
文件名称:《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清单》
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清单
工作内容 | 工作任务 | 责任单位(注△为牵头单位) | 完成时限 | |
---|---|---|---|---|
一、实施临空经济“提能”行动 | ||||
1.提升道路共通能级 | 完成绍兴片区连接杭绍临空经济示范区4条道路、1条轨道线建设(杭金衢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续建工程、G104柯桥钱清至柯岩段改建工程、G329柯桥钱清至萧山界段改建工程、绿云路北延建设项目、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绍兴段〕项目)。 | 市交通运输局△、杭绍临空示范区管委会、柯桥区政府、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027年 | |
2.提升产业共生能级 | 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形成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 | 杭绍临空示范区管委会 | 2027年 | |
3.提升开放共进能级 | 绍兴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值300亿元。 | 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绍兴海关 | 2027年 | |
二、实施先进制造业“链群”行动 | ||||
4.做大做强低空制造产业链 | 牵头编制《绍兴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加强与杭州、上海等重点区域的产业链协作,主动融入长三角低空产业集群。 |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年 | |
绘制低空产业链图谱,建立低空经济企业数据库。 |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年 | ||
围绕新昌通用航空、诸暨空天装备、杭绍临空经济示范区绍兴片区等开展低空经济产业布局,打造越城鉴水科技城、新昌低空经济产业园等低空经济产业平台。 |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杭绍临空示范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形成产值超百亿低空制造产业链4条:低空飞行器整机制造、低空卫星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和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链。 |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5.梯度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 梯度培育低空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家,形成“链主型”企业2家、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 | 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6.推进低空产业项目建设 | 强化“双招双引”工作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招引头部企业落户绍兴,每年招引培育1家以上,到2027年招引培育头部企业5家。 | 市投发公司△,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每年滚动实施亿元以上低空经济产业项目5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0个。 |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三、实施创新“攀高”行动 | ||||
7.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 | 新增低空领域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以上。 | 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8.聚焦低空关键技术攻关 |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首台套、首版次攻关,明确低空领域技术攻关方向。 | 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低空领域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2个以上。 | 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9.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培育一批低空经济科技领军企业,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 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建立氢动力无人机应用的先行先试示范区,推动绿色航空产业发展。 | 新昌县政府 | 2027年 | ||
四、实施新基建“领先”行动 | ||||
10.推进低空基础设施网建设 | 编制《绍兴市低空新基建规划》,统一规划、分步建设低空飞行地面保障设施,相关基础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 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市气象局、市城投集团,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5年 | |
力争完成新昌通用机场改扩建,新建柯桥和诸暨通用机场,加快滨海新区、上虞区和嵊州市通用机场可行性研究、选址等前期工作,推进市域通用机场与省内其它城市实现互通。 | 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滨海新区管委会,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政府 | 2027年 | ||
全市布设各类低空飞行起降场(点)200个,其中直升机起降点40个、公共无人机起降场20个,实现“县县通”。 | 市交通运输局△、市城投集团,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11.推进低空航路航线网划设 | 编制《绍兴市低空航路航线规划》,分层构建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低空航路航线网络。 | 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5年 | |
开通通用航空航线15条、无人机航线250条,通航航线通达杭州、宁波都市圈,无人机航线实现县域核心区全覆盖。 | 市交通运输局△、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国动办、市城投集团,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加快开展低空空域环境普查,制作通用航空目视飞行航图。 | 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数据局、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国动办、市公安局、市无线电管理局、市城投集团,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12.推进低空飞行服务网建设 | 鼓励低轨和超低轨卫星应用,布设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设施。开展低空通信监视设备“补盲”建设,布设5G-A立体化通感一体网络、卫星互联网等。 | 市交通运输局△、市气象局、市城投集团、通信运营商,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建立城市低空信息采集数据库,实现城市低空数据集约统一管理。相关数据上线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实现各部门互联共享。 | 市数据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6年 | ||
建设全市低空融合运行管理平台(无人机运行与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与省级监管平台互联互通。 | 市交通运输局△、市数据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5年 | ||
建设低空气象保障中心,实时发布气象快报,构建气象条件智能研判和风险预警系统,实现飞行航线气象服务全覆盖。 | 市气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5年 | ||
建设低空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为低空用户提供空域和航线申请、飞行计划申报、飞行通信等“一站式”服务。 | 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市城投集团 | 2025年 | ||
全市新建通用机场同步接入市级飞行服务站,并与省通用航空飞服站信息数据互联互通。 | 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争取民航华东空管局支持,鼓励先行先试,探索有人机与无人机融合运行。 | 市交通运输局△,越城区、新昌县政府 | 2027年 | ||
五、实施应用场景“拓展”行动 | ||||
13.积极拓展低空应用场景 | 全市打造具备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场景10个以上,争取省级低空经济场景应用示范2个以上。 | 市交通运输局△、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打造“低空+体育”场景。大力发展低空体育经济,积极承办全国无人机竞速、轻型飞机锦标赛、滑翔伞、动力伞等航空运动赛事,发展航空运动展览、飞行者大会等赛事活动,举办航空嘉年华,打造参与度广、知名度高的航空运动品牌赛事。 | 市体育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新昌县、嵊州市政府(示范) | 2024-2027年 | ||
打造“低空+文旅”场景。串联市内主要文旅景点,探索开通低空旅游航线,建立各区、县(市)到市中心的空中廊道。培育“浙东空中运河风情线”等低空旅游精品示范线路2条以上,建设新昌通用航空旅游基地,打造“浙东空中唐诗之路”低空旅游金名片。支持通航运营企业与旅游景点相结合,开发航空表演、航拍摄影等优质多样的低空旅游产品,以eVTOL为重点开展应用示范。 | 市文广旅游局△、市文旅集团,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越城区、柯桥区、新昌县政府(示范) | 2024-2027年 | ||
打造“低空+物流”场景。研究低空物流解决方案,打造越城区城区物流和新昌县乡村物流两大低空物流应用场景标杆。加强快递、电商、物流企业与无人机运营企业合作,支持在未来社区、产业园区、院校、公园等开展无人机城市即时配送场景应用。探索无人机融入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网络体系,支持开通无人机B2B、B2C物流航线,打造“3公里15分钟达”的末端即时配送全链条应用场景。 | 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越城区、新昌县政府(示范) | 2024-2027年 | ||
打造“低空+交通”场景。加强与军方以及民航华东局的沟通,深化与杭州、宁波等城市合作,建设融杭连甬接沪的空中走廊,推进绍兴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的联程接驳。以eVTOL为重点鼓励探索构建立体交通低空航线网络,着力培育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私人包机等载人空中交通新业态,适时开通连接长三角重点城市的短途运输航线,打造“空中一小时交通圈”。探索采用“飞行汽车+无人驾驶巴士”联动模式,打造“路空一体”的地面无人驾驶巴士和空中无人驾驶航空器新航线。 | 市交通运输局△、市交投集团,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越城区、柯桥区、新昌县政府(示范) | 2027年 | ||
打造“低空+消防”场景。以无人机在应急照明中的广泛应用为契机,配备载重、侦检、灭火、破拆等多元化低空设备。以风险精准识别、火患前置预警、警情先遣侦察、灾后高效建模为应用宗旨,构建低空消防智能化平台。建设低空消防培训基地,设立低空消防专业分队,提升低空应急救援综合实力。 | 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柯桥区、上虞区政府(示范) | 2024-2027年 | ||
打造“低空+医疗”场景。积极加入长三角空中医疗救援体系。支持直升机在医疗救护等场景应用,打造“空中120”。建立各级采供血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空中通道,开展5G+无人机血液运输应急调度,探索开辟生物样本、试剂、药品空中快速运输通道。 | 市卫生健康委△、市城投集团(示范),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诸暨市政府(示范) | 2024-2027年 | ||
打造“低空+城市治理”场景。进一步拓展无人机在电力巡线、公路巡检、河湖巡查、国土测绘、交通执法、农林植保、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应用,重点培育城市治堵和治安空中巡查场景。以无人机监测场景为样板,开展工地扬尘、工地超时施工、违章建筑、秸秆焚烧等空中巡查。实现对目标环境的远程监测、定位及环境数据采集等功能,更准确、及时地监测分析大气、水质等环境指标。 | 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打造“低空+应急救援”场景。有效衔接全省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实现航空应急救援30分钟快速响应。积极推动万丰通用机场、鉴湖直升机场等纳入省级应急航空救援备勤基地,各区、县(市)要统筹规划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建设,持续加强地面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培育,着力构建应急响应快、处置措施强的绍兴特色应急救援航空体系。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升航空应急救援指挥能力。 | 市应急管理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柯桥区、诸暨市政府(示范) | 2024-2027年 | ||
打造“低空+气象”场景。发挥村安工程、城安工程建设效能,延伸低空-地面气象监测站网优势,布局低空雷达气象监测矩阵,深化低空气象安全保障服务,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深入挖掘空域等优势,持续助力生态气候经济开发,积极推进浙北水源涵养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作业基地落户柯桥区。 | 市气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越城区、柯桥区政府(示范) | 2024-2027年 | ||
打造“低空+教育培训”场景。持续做大做强轻型飞机培训基地,支持越城区建立浙江省无人机培训基地,鼓励航空企业建设教育培训基地,向公众提供飞行培训、航空法律普及、飞行驾驶证考证、飞行器维修人员业务培训、无人机专业人才培训、航空科普等服务。 | 市交通运输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体育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越城区、新昌县政府(示范) | 2024-2027年 | ||
打造“低空+维修租赁”场景。以通用机场为重点,支持企业开展部件、机体、动力系统等维修以及场地、设备和供油电等低空设施维护业务,建设专业维修保障基地,打造全国通用航空维修改装高地。鼓励发展飞行器托管和租赁服务,提高低空飞行器使用效率与保障能力。 | 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新昌县政府(示范) | 2024-2027年 | ||
六、实施生态“优化”行动 | ||||
14.建立低空法规政策体系 | 出台《绍兴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办法(试行)》 | 市交通运输局△、市司法局 | 2025年 | |
出台《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设立低空产业发展基金,对低空经济发展予以专项扶持。 | 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年 | ||
争取中长期国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综合运用信贷、保险、信托等各类融资工具,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 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分行△、市财政局 | 2024-2027年 | ||
15.参与制定低空运行规则与标准 | 指导低空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低空经济知识产权保护。 | 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新制订市级及以上低空相关标准、指南2项。 | 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争取无人机质量安全、适航审定等检验检测机构落地绍兴。 | 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建立省级低空飞行培训中心。 | 越城区政府 | 2024-2027年 | ||
建立低空经济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加强产业运行监测。 | 市统计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16.提升无人机公共安全管理能力 | 建设无人机安全监管、预警、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无人机公共安全管理平台。 | 市公安局△、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国动办,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全省率先开展无人机全生命周期“管服”试点,组建无人机信息采集中心和低空安防管理中心。 | 市公安局△,越城区政府 | 2025年 | ||
17.加大低空经济人才引育力度 | 累计引进低空领域领军人才100名,集聚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300人以上。 | 市委人才办△、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绍兴文理学院,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18.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 成立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 | 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年 | |
支持低空企业、科研院所和智库等单位共同组建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 | 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年 | ||
组建低空经济发展公司。 | 市国资委△、市城投集团 | 2024年 | ||
成立全市航空运动协会。 | 市体育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5年 | ||
积极举办各类活动,集中展示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成果。 | 市委宣传部、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七、实施改革“攻坚”行动 | ||||
19.开展低空领域试点示范 | 积极争取国家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 | 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争取国家低空经济综合产业示范区。 |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积极参与国家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综合运营试点省建设。 | 市经信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在低空产业发展和低空场景应用等方面开展省级示范建设。 |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4-2027年 | ||
支持新昌航空小镇开展低空智能综合运输试点。 | 新昌县政府 | 2024-2027年 | ||
20.推进低空地方管理改革 | 建立绍兴市军地民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工作机制。 | 市交通运输局△、市委编办、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国动办、市司法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
21.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 | 借鉴省级层面以政府主导、省地共建、社会资本参与的机场建设投融资模式,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通用机场建设投融资模式。 |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市)政府,滨海新区管委会 | 2027年 |
链接:https://www.sx.gov.cn/art/2024/8/14/art_1229265242_1904714.html?ivk_sa=1023197a
